3月15日,龍源電力在香港召開董事會,發布公司2010年度業績公報,這時候的謝長軍心中洋溢著收獲果實的滿足感。
因為過去的這一年,龍源電力再造奇跡。
所有風電場都贏利
龍源電力2010年的利潤大大超出上市之初市場預測值,龍源電力通過降低造價、增加發電量、保持設備利用小時數等方式,達到每個風電場都贏利,這就是他們取得高收益的原因所在。
2010年12月10日,是龍源電力上市滿一周年的日子。謝長軍出席了當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耐心地解答了來自全國各地媒體的問題。
媒體追逐的焦點在於,2010年龍源電力究竟利潤幾何?在新聞發布會現場,謝長軍難以掩飾內心的激動,他以非常肯定的語氣告訴所有媒體,龍源電力2010年的利潤將大大超出上市之初市場預測值——17.7億元。
龍源電力公布的年報證實了謝長軍在新聞發布會上的說法。“2010年我們實現利潤總額32億元,位居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第一位。這其中歸屬母公司淨利潤20億元。”謝長軍對於這樣的成績非常滿意。
受諸多因素的製約,風電場贏利能力幾乎成了老生常談的問題。在龍源電力報出高額收益的時候,市場對於這家公司的關注點也從賺了多少錢轉向怎麼賺錢?按照龍源電力的項目儲備,裝機容量的高速增長並非難事。但謝長軍認為,發展企業規模確實非常重要,然而是有一個度的限製。“我們想把兩百萬的風電做好做精,達到所有的風電場投產都能贏利。”這一句“所有風電場都能贏利”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降低風電場造價。
我國實施的一係列新能源政策,特別是風能的刺激計劃使得國內風電裝機容量從2005年以來一直保持著每年翻番增長的態勢,2010年底,全國風電並網裝機容量累計達到3107萬千瓦,連續5年翻番增長。
火箭般的上升勢頭催肥了風電設備製造行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大約有風電整機製造商90家、葉片製造商50家、塔筒製造商100家,占據目前主流的1.5兆瓦~2.0兆瓦機組超過85%的市場份額。與此同時,西方設備製造商也紛紛在中國建廠,以縮小同中國競爭者之間的巨大成本差距。2008年全球頭號風電設備商維斯塔斯就在風力資源最為豐富也是 該公司市場受衝擊最嚴重的內蒙古地區興建一個中小型容量機組的製造基地。
通常在風電運營商的主要初始投資中,約有70%是用於購買風電整機,而在日常的費用中,兩筆最大的開支也都與之有關——利息和折舊。
“通過優化設計、主設備打捆招標等方式,控製設備成本,降低工程造價。”謝長軍告訴記者。2010年龍源電力共完成67個風電項目、2個太陽能光伏項目的招標,招標數量是2009年的136.4%,風電項目主設備采購價格比2009年下降18%。而2010年龍源電力投產的34個風電項目的平均造價也降至8295元/千瓦,比2009年降低10.2%。
其次是增加風電場的發電量。2010年龍源電力風電發電量101億千瓦時。
“隻有風機轉起來,風電場才能有收入。”謝長軍表示。
此外,龍源電力還在一些科技進步上獲得收益。
正如謝長軍一貫的觀點——風電開發是一個複雜的係統工程,需要大量的前期工作和運行調整。專業的測風隊伍以及獨樹一幟的風電微觀選址能力,加上項目建成後完善的管理,使2010年龍源電力的風電機組平均可利用小時數高達2217小時,設備平均可利用率98.28%,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外部環境的日趨成熟也成就了龍源電力收益的高增長。
2009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關於完善風力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用區域統一定價替代了過去奉行的招標電價和審批電價,將全國按風能資源分為四個區域,分別給予0.51元/千瓦時、0.54元/千瓦時、0.58元/千瓦時和0.61元/千瓦時的定價。此外,政府從2009年11月份開始將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從每千瓦時0.002元提高到了0.004元。在政策的支持下,龍源電力從2009年8月份以後獲批的項目平均上網電價每千瓦時比2008年增加了0.005元至0.567元。
圈錢還是滾動發展
資本市場對於風電概念的熱捧造就了龍源電力的ipo奇跡。與很多僅僅因為新能源概念受到市場炒作的公司不同,龍源電力憑借2009年成功上市募集的資金,實現了公司的滾動發展。
龍源電力上市一周年的風采不禁令人想起2009年龍源ipo時的輝煌。
從2009年7月9日正式成立股份公司開始,龍源電力的上市之路可謂順風順水。2009年8月龍源電力分別向中國證監會及香港聯交所遞交了28項文件及a1文件,11月初獲得中國證監會的批複並通過香港聯交所聆訊,11月23日~12月3日,進行了全球路演和股票發售。大名鼎鼎的摩根士丹利及瑞銀負責龍源電力此次上市計劃。
龍源電力16年累積的運營經驗顯現出良好的市場效應,龍源電力的經驗儲備也在市場中得到增值,公司投資價值得到了國際資本市場的廣泛認可。
2009年12月10日,龍源電力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交易,募得資金177億元,創下中國電力企業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融資額最大、市盈率最高等多項第一,是2009年以來全球第八大ipo和全球能源行業第一大ipo,同時是1999年以來全球第二大規模可再生能源企業ipo。根據上市首日收盤價8.93港元計算,龍源電力總市值達到約638億港元,成功居升為世界風電企業總市值第三位,並先後被納入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恒生中國內地100及摩根士丹利中國指數。
由於對龍源電力多年業界良好的口碑充滿信心,在上市儀式上龍源電力董事長朱永芃顯得比較平靜,在他看來龍源電力股價向好是意料之中的事。
資本市場對於風電概念的熱捧造就了龍源電力的ipo奇跡。
與很多僅僅因為新能源概念受到市場炒作的公司不同,龍源電力憑借2009年成功上市募集的資金,實現了公司的滾動發展。
“風電是個資金密集的行業。低成本的資金進入使得龍源電力在風電項目的開發方麵更加遊刃有餘,也更容易開發出精品項目。”2010年,龍源電力新增風電裝機容量205萬千瓦,控股裝機容量達到656萬千瓦,核準風電項目238萬千瓦,新增風電儲備1826萬千瓦。 盡管btm的統計數據尚未發布,但是龍源電力繼續穩居亞洲第一已經沒有疑問,而世界排名也非常有希望從2009年的第五位升至第四位。謝長軍預計,到2012年龍源電力的風電裝機有可能超過1000萬千瓦,屆時該公司的世界排名可望再提高一位。
良好的預期為龍源電力贏得了包括摩根士丹利、大和等國際機構的長期看好。大和總研在2009年就樂觀預計龍源電力2010~2012財年每股收益複合年均增長率為36%,2009~2012財年權益風電裝機容量複合年均增長率為33%。
不過,龍源電力未來的高速發展仍然需要麵對一些不確定因素。
首當其衝的是清潔能源發展機製(cdm)存在變數。2010年龍源電力成功注冊cdm項目30個,同時獲得ver減排量114萬噸,合計實現收益3.92億元。
由於各國尚未就2012年 《京都議定書》到期後的碳減排機製達成一致,屆時如果cdm不能繼續,這部分利潤將不複存在。
當然國內市場仍然存在機會,政府正在籌劃針對傳統發電模式的清潔能源配額機製,該機製可以向傳統發電公司出售額度,或將成為另外一個機會。
其次是增值稅政策的變化使得地方政府對風電投資和運營商提出更為苛刻的合作條件。目前,地方政府掌握著裝機容量在5萬千瓦以下的風電項目的審批權,隨著優質風電資源的減少,競爭將越來越激烈,加上iberdrola等西方巨頭的進入國內市場,風電項目開發和運營成本有可能進一步增加。
盡管存在不確定因素,但在謝長軍看來,風電行業的變化方向已經非常明顯,那就是運營效率將取代資源成為行業主要的驅動力量。“這種變化對龍源電力有利。有人說,龍源電力擁有的基礎資源,成就了其在能源領域風電領跑者的地位。我認為這隻代表了龍源的過去,不代表龍源的未來。
龍源的未來在於深化對風電發展的認識,在於注重質量、效益、科學統籌、全麵發展。”
乘風出海
通過建設如東潮間帶試驗風電場,龍源電力深刻體會到,海上風電建設絕不是簡單的陸上風電的延伸,也不是海洋工程的簡單嫁接,海上風電設計、施工、工程管理及運行維護與陸上風電及海洋工程有本質的差別。
2010年對於龍源電力來說,除了高速發展外,還有一個零突破的驚喜。2010年9月28日,龍源電力所屬江蘇如東30兆瓦潮間帶試驗風電場全部建成並投產發電,這是世界第一個潮間帶風電場。這個零的突破正好迎合了業界2010年海上風電元年的說法。
“江蘇如東項目位於如東環港外灘,離岸約3千米至7千米的潮間帶區域,總裝機容量3.2萬千瓦,由國內8個廠家提供的9種機型,共16台試驗樣機組成,總投資約5億元。”盡管在許多專業的場合,謝長軍對於海上風電的發展都持有相對保守的看法,然而實際操作工程中,龍源電力對於海上風電項目的競爭卻毫不手軟。與江蘇如東項目成功並網發電僅僅隔了一個“十一”長假,龍源電力的海上風電之路又進一步——中國首輪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結果出爐,龍源電力中標江蘇大豐20萬千瓦風電項目,中標價0.6396元/千瓦時。
“海上風電是今後風電發展的趨勢所在,我們在努力保持陸地風電領先地位的同時,把海上風電開發放在新的戰略高度 加以重視,積極實施海陸並舉戰略,希望以此搶占未來競爭的製高點。”謝長軍表示。
海上風電距離負荷中心較近,在電量輸送消納方麵具有相對成本優勢。根據中國國家氣象局最近公布的大陸地區風資源詳查與評價的階段性成果,陸地50米高度風能資源的潛在開發量約為23.8億千瓦,近海水深5米~25米,50米高度區域風能資源的潛在開發量約為2億千瓦。然而,海上風電開發的高成本以及項目初期繁瑣的手續,選址和施工的困難讓海上風電這塊看起來很美的風電藍海遊起來並不順暢。
“通過建設如東潮間帶試驗風電場,我們深刻體會到,海上風電建設絕不是簡單的陸上風電的延伸,也不是海洋工程的簡單嫁接,海上風電設計、施工、工程管理及運行維護與陸上風電及海洋工程有本質的差別。”在謝長軍看來,國內海上風電相關標準、規範缺乏,設計、施工均無章可循,海上風電項目核準的過程中還涉及海洋問題,審批手續繁瑣,大大增加了項目前期費用。希望國家相關部門盡快理順海洋審批程序,為海上風電開發創造良好外部環境。
持續領跑
過去10年,龍源電力一路走來,持續領跑,初步奠定了龍源風電品牌的基礎。未來10年,龍源電力將麵向建設國際一流新能源上市公司的目標加速邁進,繼續領跑。
風電行業是資本密集型行業,龍源電力在資本市場上的成功融資對其他新能源起到了示範作用。
各個能源集團的新能源公司紛紛尋求上市融資渠道。繼龍源電力後,越來越多的國企風電公司選擇港交所掛牌上市。大唐、華能等大型發電集團旗下新能源公司都選擇了境外上市。資本力量的助推使得風電業進入大者恒大的整合期。在這個關鍵時期,龍源電力能否持續領跑?“肯定要海陸並舉進行風電項目開發。”謝長軍表示,河北的張家口市,內蒙古的西部和東部,吉林的西部地區,甘肅九泉及新疆哈密建成千萬千瓦級的風電基地,對風電的規模化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海上風電場的建設在歐洲已經開始大規模開發,技術也趨於成熟,這些方麵有很多經驗可以借鑒,主要是造價投資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最近幾年要積累海上風電場的勘察設計安裝的經驗,逐步實現海上風場的規模化。
“風電是龍源電力的主導產業,在這方麵的發展不會停步,而且發展的速度會越來越快,裝機容量會越來越多。我們有一個規劃,這個規劃還是比較宏偉的,也跟國家的規劃相吻合,希望我們能夠占全國風電裝機一定的比例,但是這個比例是多少現在我也不好說。所以,我們除了建設也考慮一些重組收購的工作。”謝長軍告訴記者。
除了風電外,龍源電力已經把太陽能發電提上日程。2010年,西藏羊八井、青海格爾木兩個光伏項目成功投產,實現了公司光伏發電零的突破。其實早在2003年龍源電力就為太陽能發電業務做了大量的調研以及設計技術儲備的工作。2010年龍源電力有青海、西藏、甘肅3個共計4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獲得核準。此外,龍源集團還積極推進地熱、潮汐、生物質等其他新能源開發工作。
除了國內市場,龍源電力還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我們正在南非開發5個潛在風電場,合計規劃開發容量160萬千瓦。
目前已經全部安裝了測風塔,最長測風時間已達1年。”與此同時,龍源電力先後接觸了美國、匈牙利、加拿大、歐洲等國家20多個潛在項目,尋求合適機會進行重點突破。
多措並舉的發展思路使得龍源電力始終處於新能源行業領軍地位。站在“十一五”收官和“十二五”開局的交彙處,謝長軍雄心萬丈:“過去10年,龍源電力一路走來,持續領跑,初步奠定了‘龍源風電’品牌的基礎。未來10年,龍源電力將麵向建設國際一流新能源上市公司的目標加速邁進,繼續領跑,堅持發展、打造出贏利領先、社會責任和環保的經營理念,必將打造出無愧於行業、無愧於國家、無愧於時代的‘龍源風電’的偉大品牌。”
【記者手記】
這家成立於1993年的風電投資與運營商的掌舵人有一個特別的小習慣,就是隨身帶著地圖。對於我國所有的風資源豐富的地區他都了然於胸。在謝長軍的辦公室裏,還有一張用各種不同顏色標注的龍源電力所有風電項目的地圖。盡管這隻是個企業負責人的個人習慣,卻折射出一個企業著眼全局的眼光。
最初,龍源電力僅僅是一家從事火電投資經營與火電技術清潔化改造的國有公司。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2002年龍源電力迎來了公司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轉折點———原國家電力公司麾下14.4萬千瓦的風電資產悉數劃撥給龍源電力。這一次資源分配的過程將龍源電力帶上了通往中國最大風電投資與運營商的道路。2006年,龍源電力又率先實施風電資源開發戰略,在內蒙古、新疆、東北三省等中國風電資源最為豐富的11個省建立了六大風電基地,進行規模化開發與運營。2009年在海外的成功上市則是龍源電力迎來跨越式發展的重要節點。
正如謝長軍所說,龍源電力擁有的基礎資源,成就了它在能源領域風電領跑者的地位,但這隻代表了龍源電力的過去,龍源電力的未來隻能源於現在。
【上市軼聞】
差點趕不上的上市投資者見麵會
多年來,“跑現場”已經成為技術出身的謝長軍開發項目的“常規動作”。
“2009年11月11日是這些年來去現場是最慘的一次。”由於大部分風電項目所處的位置都十分偏遠,很多時候一天根本到不了現場。隨著龍源電力日益壯大,越來越多的項目令謝長軍感到分身乏術。
“當時去的是甘肅玉門風電場。這個風電場的位置要是有飛機到蘭州還行,到了冬天連飛機都沒有。飛機飛到蘭州後還要再坐一夜火車。”2009年11月11日,謝長軍被國電集團總經理朱永芃委派接待中央領導視察。而他又必須在12日下午三點之前趕往上海參加龍源電力上市投資者見麵會。由於下大雪,飛機停飛,原定上午的領導視察改到了下午。“送走領導,我可慘了。飛機沒有,火車也趕不上了。”雪大冰厚,路麵濕滑,謝長軍一行緊急調用兩輛車不間斷地行駛了一整夜,趕到機場時,原定的航班已經過了登機時間。
“幸虧飛機晚點一個多小時,第二天勉強趕到現場,連臉都來不及洗。到現場第一件事情就是給大家道歉。”事情過去一年多了,謝長軍說起來仍舊感慨萬分。(轉載自2011年3月19日《中國電力報》)